斯大林的钢铁洪流(四):中型和快速坦克

时间: 2023-10-11 08:40:49 |   作者: 极速看球网app/立式

  苏联红军BT系列快速坦克为T-34坦克的发展铺平了道路,T-34能够说是上世界最出色坦克之一,1941年德国入侵导致苏联重新重视“纵深战斗”概念,1930年代BT坦克验证了这一概念。

  苏联的中型坦克型号包括T-12、T-22、T-24、T-28、T-29、T-32以及1930年到1941年间研制出的T-34。BT系列型号坦克—又称Bystrokhodnii—属于快速坦克,采用脾气暴躁的美国发明家J.Walter Christien(克里斯蒂)发明的悬挂系统。1941年夏秋,共17000辆坦克(主要是BT和T-26)被德军装甲师摧毁,德国人当时认为他们打断了苏联坦克部队的脊梁,这能够理解,因为当时苏联红军中装备的坦克75%是BT坦克和T-26坦克。

  BT系列坦克和T-26型坦克不是1930年代苏联坦克研制项目的所有成果,苏联人在发动机、装甲、弹道、履带和火力等有关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教训,并运用到之后的一系列坦克设计中。战争爆发两年后,苏联人在乌拉尔山脉以东新建或东迁的工厂中生产出的T-34和KV坦克让德国坦克兵大吃一惊,当时德国人仍陶醉于对苏联坦克的优势中。

  20世纪30年代末,基于西班牙内战中所汲取的经验教训,苏联装甲作战理论发生明显的变化。战争中巴甫洛夫将军曾尝试以BT坦克和T-26坦克尝试纵深突破战法,如1936年10月29日就曾在爱斯基瓦斯击中使用50辆坦克。1937年3月在马德里附近的瓜达拉哈拉附近,还曾击中更多的坦克进行纵深突破作战,但试验并不成功,因为坦克缺乏支援—没有步兵和火炮,他们没办法跟上坦克的行进速度,燃料供应也不能满足。

  苏联坦克作战理论的变化还有另一个原因,当时红军许多富有创新精神的军官遭到清洗,有些被枪毙,有些被监禁。不过1941年后那些古拉格中幸存下来的又回到了红军,并带领这支军队取得了最终胜利。

  T-22型坦克由德国工程师格罗特(Grotte)主持研制,也被称为TG-1型或Tank Grotte 1型,诞生于列宁格勒的机械局(OKMO,俄科莫)设计局,局长N.巴里科夫(N. Barykov),该局同时也在研制T-28型坦克。1932年TG-1是三种在研改型坦克样车之一:一种改型装37毫米炮和4挺机枪,一种改型装76.2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第三种改型装76.2毫米炮和37毫米炮以及1挺机枪。格罗特同时还在设计另一种重型装甲车TG-3,型号名T-29。

  上图:T-22第三种改型,装1门76.2毫米炮,1门37毫米炮,1挺机枪。

  T-22在当时是一种看起来非常现代化的坦克,它巨大—7.5米长,3米宽,2.8米高,11名车组成员。装备M-5发动机功率达到250马力,最大公路时速35公里,防护装甲厚度8到20毫米,装甲总重2500公斤,不过TG-1/T22坦克未能投产,因为太复杂,生产上会有许多问题。

  T-24型坦克制造于1930年代,其基本型是由MS 系列坦克发展而来的T-12型坦克,而MS 系列坦克又是由法国雷诺FT -17坦克发展而来。

  MS 坦克是完全由苏联自己独立设计的第一种坦克。MS-1与雷诺坦克十分接近,不久后换装功率更大发动机称为MS-2,最终型号为MS-3。该型坦克于1923年投产,车组成员2人,装一门M1916型37毫米火炮和两挺机枪。坦克重量5500公斤,长3.5米,宽1.76米,高2.12米,配一台6缸65马力汽油发动机,公路时速12公里,最大行驶距离60公里。

  上图:T-12坦克研发始于1925年,装1门45毫米炮,备弹100发。早期型号有着类似“雷诺”FT-17轻型坦克的“尾部”。T-12换装了大功率发动机,车组人数也比FT-17多。车长有独立机枪炮塔。1930年代为试制30辆T-12准备了足够的资金,但项目后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T-24坦克。

  T-12型坦克于1925年开始生产,车体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两侧是带转向架的履带。车体上部有一圆柱形炮塔和圆形指挥塔,车组成员4人。坦克重17.23吨,长7.5米,宽3米,高2.8米,武器为一门32型45毫米火炮,备弹100发,还有四挺DT 机枪。由于坦克设计不可靠,不久被T-24所取代。

  T-24设计先进,但机械性能不佳,不能令人满意。车体加宽后可遮盖住履带,其上部结构前剖面形状为V形,驾驶员舱在前方。炮塔空间宽敞,有一圆顶。该型坦克生产25辆之后发现传动系统和悬挂系统存在问题,生产终止。

  该型坦克车组三人,装一门32型45毫米火炮和三挺机枪,装甲厚度最厚处25.4毫米。坦克重量18500公斤,长6.5米,宽3米,高2.8米,由一台八缸300马力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公路行驶时速24公里,行驶里程200公里。

  上图:T-28A,主炮塔装一门76.2毫米短管火炮(L/16.5),主炮塔旁有两座辅助炮塔,看起来十分威武。虽然它很庞大,但速度仍很快。1940年参加苏芬战争时上部结构还加挂了装甲。

  虽然T-28是一种中型坦克,但它有三个炮塔,看起来更像是重型坦克,因此常被误认为多炮塔的T-35重型坦克。1932年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和布尔什维克工厂研发一种突破坦克,由此T-28诞生。它借鉴了英国A6中型坦克和德国NbFz Grosstraktor(山地炮)坦克的设计。1929年红军在喀山训练区进行野战演习时接触到这种坦克,测试后红军认为要增强装甲并换装火力更强大的武器,用76.2毫米火炮取代原装27/32型45毫米火炮。1933年8月11日红军开始接收首台样车。

  T-28车组成员6人,操纵配备有两用76.2毫米火炮和3挺DT机枪的中央炮塔,3挺机枪中1挺是同轴机枪,另2挺机枪安装在两个前部小炮塔中。1938年又对坦克进行了进一步改善,,用26倍身管口径的L-10火炮取代了原来的16.5倍身管口径火炮,坦克型号名称为T-28Ob1938型。坦克主炮备弹70发,机枪备弹7938发。

  T-28坦克重32吨,长7.44米,宽2.86米,高2.86米。动力来自一台M-17LV-12型500马力汽油发动机,最高转速可达每分钟1400转。最高公路时速达37公里,对于它来说够快了,越野时速也达到了20公里,行驶距离达220公里。装甲最厚处为80毫米,最薄处也有20毫米。采用多个行走轮,前轮为导带轮,后轮为驱动轮,行路机构被挡泥板覆盖。

  T-28由列宁格勒的红色普提洛夫工厂生产,因为此时的布尔什维克工厂正全力生产T-26轻型坦克。1933年首批生产出的10辆坦克参加了莫斯科的五一劳动节。

  T-28坦克的生产从1933年持续到1940年,期间共有四次改型。1933年的A型改进了包括12个行走轮轴承和4个托带轮轴承在内的悬挂系统,增厚了正面装甲。德国情报机构将其命名为T-28V。B型是第二种改型,德国称之为T-28M,出现于1938年至1939年间,改进内容是在炮塔后部装一挺球头机枪并改进了主炮。

  苏芬战争爆发时红军中已有两个T-28装甲旅:第10和第20重型坦克旅。这两个坦克旅都因芬兰反坦克炮部队而损失较大。红军坦克兵们给这种坦克起了个“邮政火车”的绰号。T-28C是增强防护性能的改型,车身和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从50毫米增加到80毫米,车体尾部和侧面通过加挂装甲厚度增加到40毫米,但坦克重量也增加到32.5吨,在1940年苏芬战争中红军与芬兰军队在曼涅尔海姆线附近的战斗中表现出色。

  上图:五一劳动节阅兵式上T-28隆隆驶过红场。20世纪30年代多炮塔设计在英法德非常时髦,但只有苏联人将其付诸实现。“陆地战列舰”的名号十分响亮,但对于指挥顺畅更加灵活的德国坦克来说它是再好不过的靶子。

  BT坦克是战前苏联红军装甲部队的骨干装备,红军坦克兵给它起了许多绰号,“甲壳虫”、“贝托斯卡”(可爱娇小女孩名)、“Tri-Tankista”(坦克三人行)等。最初打算用BT坦克组建独立的机械化骑兵部队,并补充以T-28坦克,为步兵提供支援。到20世纪30年代,各型号坦克之间的区分都取消了,所有坦克包括BT坦克在内一律承担步兵支援任务,关于这一时期的苏联坦克型号称谓也并不统一。

  BT坦克采用了克里斯蒂悬挂,这种悬挂的好处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它非常大程度上影响了苏联坦克设计,克里斯蒂的Front Drive Motor Company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开始制造拖拉机、赛车和消防车。1919年公司制造出第一辆轻型坦克。

  为了获得奖金,1928年克里斯蒂又制造出一辆坦克,本宁堡测试表明该坦克的可靠性较差,发动机冷却系统效果也不佳。不过还是在1931年6月接到7辆订单,这7辆坦克被称为T-3中型坦克或T1战斗汽车(Combat car),由克里斯蒂的US Wheel Track Layer Corporation公司生产。T-3装一门37毫米M1916火炮,动力装置为一台Liberty V-12发动机。改进型T-3E2则换上了新的二人炮塔,有5挺机枪,装甲也更厚,动力装置更换为435马力的寇提斯发动机,速度更快,加装履带最高时速为56.3公里,裸轮最高时速可达96.6公里。

  1929年一位美国骑兵部队军官C.C.本森在两份军事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对这辆坦克赞不绝口,并将其命名为“新克里斯蒂1940型”坦克,他认为这辆坦克领先同时代的其他坦克至少十年。这些文章引起了苏联红军军事技术局局长因诺肯季.安德烈维奇.哈列普斯基的极大兴趣。

  苏联在英国和美国都开设了专门购买最新技术的公司,在英国是Arcos Ltd。该公司费了很大的劲试图从英国Vickers-Armstrong公司购买坦克和获得技术资料。首先它购买了出口型坦克,但英国陆军部禁止出口英军装备的坦克。此时莫斯科认为在美国的发现价值更大,而在美国的公司为Amtorg Trading Company。

  这种可以不依赖履带运转的机构引起了苏联工程师极大的兴趣。克里斯蒂悬挂系统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它的行走系统十分吸引人,既能不挂履带在公路上飞奔,也可以花半小时挂上履带高速越野。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坦克都深受可靠性极差的履带的困扰,常规使用的寿命极短。

  当时克里斯蒂还有别的项目急待完成,5辆T3E2坦克由消防车制造厂La France制造交付。克里斯蒂喜欢坦克开始制造后对设计作出修改,例如更改炮塔和装甲参数。

  上图:1931年8月的一天,苏联购买的克里斯蒂1930型坦克正在列宁格勒近郊布兹拉纳沃村的道路上来测试,坦克刚渡过河流,驾驶员正盯着相机镜头。坦克上没安装炮塔和武器,这样它就可以按拖拉机的类别出口到苏联。

  1930年4月29日,克里斯蒂与Amtorg公司副总裁佩特洛夫签订了一份合同,出售2辆改进型克里斯蒂坦克。哈列普斯基和Amtorg公司律师Joseph.Michael出席了签字仪式。这份合同有效期为10年,且条件十分苛刻。按照合同规定,克里斯蒂不能对坦克的专利权或其他权益进行转让或以任何其他方式来进行处置,此外在未获得Amtorg书面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向第三方转让技术,克里斯蒂还需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例如提供图纸、零备件和技术指导。为了监督坦克制造工作,哈列普斯基还指派一名工程师进驻US Wheel Track Layer Corporation。

  上图:BT-2型1932试生产型有些小变化,更换了新的凹缘轮和更简洁的炮盾。BT-2有两种型号,一种装37毫米1930火炮,另一种装DT7.62毫米机枪,但这种改型火力太弱不受欢迎,大多数生产的还是火炮型。

  苏联购买了两辆无炮塔的T-3型,以农用拖拉机的名义从美国运往苏联。美国陆军部的克雷安中校(J.K.Crain)和美国国务院东欧事务部的帕克(S.L.Parker)曾试图阻止这次向美国尚未正式承认国家的出易,但他们质疑时已经太晚了,“拖拉机”已于1930年12月24日从纽约启运。苏联工程师对这台“拖拉机”的速度和悬挂系统印象非常深刻,这套悬挂系统令它的越野性能极佳。这两部“拖拉机”就是BT-2的基础,1931年9月在苏联投产。

  克里斯蒂与苏联签订合同时还与波兰进行了谈判,与法国进行接触,最终与英国人签署了另一份合同。英国人在一系列装甲防护性能不佳(武器性能也不理想)但速度很快的“巡洋坦克”上采用了他的悬挂技术,如“十字军”和“契约”型坦克。战争结束时这套悬挂系统技术上已经十分成熟,用于“彗星”、“克伦威尔”和“百人队长”早期型号。

  但哈列普斯基和Amtorg商贸公司之后对克里斯蒂越来越不满。克里斯蒂因公司经营不善面临破产,他不断提出要求用黄金支付货款。克里斯蒂在二战期间去世,至今仍面临美国政府的诸多指控。

  BT-1的研发始于1932年,基本仿制T-3型,甚至其350马力的V-12汽油发动机和65公里的最大履带时速和105公里无履带时速都是仿制的结果。有些资料认为实际上克里斯蒂坦克的原本型号代号就是BT-1。该坦克车组成员3人,全重10.2吨,长5.49米,宽2.23米,高2.92米,装甲厚度最大13毫米,最小6毫米,武器为2挺机枪。哈尔科夫机车车辆厂仅少量生产用于评估。

  BT-2采用与BT-1相同的车体。苏联工程师加装了1门37毫米M1930火炮和1挺7.62毫米DT同轴机枪。火炮备弹96发,机枪备弹4000发。坦克于1932年开始服役,1941年仍有部队装备该坦克。首批3辆预生产型没安装武备,1931年11月参加了莫斯科庆祝十月革命阅兵式。

  加装武备后全车重量达到11吨,其他与BT-1相同。BT-2最大公路行驶速度110公里,最大越野时速50公里,最大行驶距离300公里。不挂履带时,后链轮通过链条带动后驱动轮。坦克配有离合器和刹车转向和机械刹车系统。

  上图:新兵正在河岸观摩BT-2坦克。克里斯蒂悬挂系统吸收了坦克落地时的震动,这张照片是二战期间关于BT-2坦克最著名照片之一,但颇为讽刺的是此时BT-2已经过时了。

  BT-3是BT-1的改进型号,实心轮代替了原来的辐条式轮,45毫米炮取代了37毫米炮。产量不大,与T-26和T-28类似,大部分后都改为架桥坦克,少量改装为喷火坦克。BT-4型坦克为装2挺DT机枪炮塔的预生产型。

  BT-5坦克于1932年末在哈尔科夫的新工厂投产,该坦克是苏联工程师在汲取前几种型号坦克的经验教训后设计的全新型号,20世纪30年代开始该型坦克成为苏联红军装甲部队的骨干核心坦克,其中50辆被派往西班牙作战。

  该坦克成员3人,炮塔更大,装1门45号M1932型火炮和1挺同轴机枪,火炮备弹72—115发,机枪备弹2394发。它的引擎功率更大,视野更好,动力装置为M-5型V-12航空汽油发动机,功率350马力。挂履带最大时速65公里,不挂履带最大公路时速112公里。

  它的装甲厚度最大处为13毫米,最小处6毫米,车体前方为倾斜的铆接式装甲钢板,全重11.5吨,车长和车宽与BT-1相同,车高增加到2.21米。BT-6或BT-5(V)为指挥车,装有无线电,炮塔外有篮式天线,包围住炮塔的侧面和后面。

  上图:红军BT-5,最前面一辆是BT-5U,它的特征是篮筐式无线在炮塔后部有小型尾塔,后来的量产型的尾塔更大。该坦克于1932年在哈尔科夫的新工厂投产,1930年代后期是红军坦克部队的骨干。

  有少量BT-5坦克进行了各种改装和测试。BT-5PKh加装了通气管和橡胶密封圈用于潜渡河流。1936年夏天在白俄罗斯斯卢茨克附近举行的军事演习中,第4哥顿河萨克师第4摩托化团对该坦克进行了试验,坦克上加装了火焰喷射器,但仍保留了火炮。但改装后的坦克战斗舱室变得过于狭窄,无法操作火炮。BT-5曾参加过苏芬战争,由于战场靠近森林和错误的战术,在面对配备了专用反坦克兵器的芬兰步兵时战果一般。

  测试中BT-5被称作“装甲工程车辆”,随车满载用于填充反坦克壕沟和架桥的柴捆,履带上加装齿片,以加强坦克在雪地和松软地面的通过能力。

  上图:BT-5没有加挂履带,指挥官和司机舱口盖开启。发动机通过链传动将动力传给车轮,这种行走方式有两大好处:可在公路上高速行驶,磨损小,但如果履带能设计的好些,恐怕光着脚跑也没什么必要。

  1934年和1935年苏联红军与日军在远东作战经验表明铆接结构的坦克十分脆弱,苏联开始设计焊接式坦克。1939年在远东本不起眼的战场上,初出茅庐的朱可夫将军充分展示了他作为坦克指挥官的才华,他熟练地指挥5个装甲旅将日本关东军打的落花流水。

  当时入侵的日军有3个步兵师和180辆坦克,500门火炮和450架飞机,而苏联人拥有10万步兵,500辆坦克和多门火炮以及580架较为先进的战机。朱可夫指挥步兵稳定了战线,然后使用装甲部队发起钳形攻势。苏军损失约1万人,而日军损失达到1万8千人并不得不后撤。

  苏联工程师汲取了实战经验后设计出了BT-7型坦克,它有一个圆锥形的炮塔,装甲更厚,携带的弹药和燃料更多,炮塔后部还装有球状枪架,传动系统更可靠。BT-7装1门35型45毫米火炮,备弹146发,这比BT-5的115有了显著的增加。

  后期生产型BT-7-2配备双筒潜望镜。BT-7的发动机为M17-TV-12汽油机,1760转时输出功率500马力,该发动机原型为宝马发动机,最初为航空发动机,最大公路时速72动力,越野时速50公里,最大行驶距离430公里,全重13.9吨,车长5.66米,车宽2.29米,车高2.42米。装甲最厚达22毫米,最小达6毫米。1939年它是苏联红军中最主要的主战坦克。

  BT-7的另一种改型车BT-7A是一种火力支援坦克,比BT-7稍重,大大的炮塔上装1门76.2毫米步兵炮,备弹50发。OP-7为喷火坦克,坦克右侧车体装甲防护栏上挂着喷火燃料。BT-7(V)或BT-7TU为只会坦克,装BT-5(V)炮塔,搭载有无线电和篮式天线,后改装为鞭状天线,让指挥坦克看起来不那么显眼。

  BT-7曾参加苏芬战争,1939年苏联入侵波兰东部时也曾参战,德国入侵苏联时自然也能见到它。德军将缴获的坦克漆称野战灰,并在所有竖直表面和舱口上涂上醒目的黑十字,这是为避免友军误伤,但也使任何伪装效果化为乌有。

  1939年到1940年之间仅制造了约700辆BT-7M/BT-8坦克,但它们具备相当多T-34坦克的特征。BT-7M车重14.65吨,长6.11米,高2.46米,装一台V-12液冷柴油发动机,最高公路时速86公里,越野时速50公里。柴油发动机有许多优点:携带同样体积燃料时行驶距离比汽油发动机增加三分之一,不易起火,生产维护简单,方便了后勤保障。

  BT-7M采用全通倾斜钢板防护设计,而不是早期BT坦克尖尖的“船头”造型。它的行路机构为传统的履带式。BT-8坦克装1门45毫米38型火炮,备弹146发;2挺DT机枪,备弹2394发。BT-7和BT-8是朱可夫将军战胜日军的主力坦克。

  该坦克1939年研制,是一辆试验坦克,BT系列中的最后一种型号。它沿用BT-7车体,换成倾斜侧装甲。坦克装1门45毫米火炮,仅用于试验,车组人员3人,装甲最厚处30毫米,外形已经可称为早期型T-34。车重15.6吨,长5.76米,高宽各2.28米,动力装置为一台M17-T-V-12柴油发动机,功率500马力,最高行驶速度65公里,最大行驶距离400公里。

  PT-1坦克原型车(Plavayushchiy Tank-1)于1932年由N.阿斯特洛夫和N.齐茨领导的设计团队设计,沿用了许多BT坦克零部件。它车体更大更宽,浮力大,由螺旋桨推进,安装有舵,可控制航向。两年试验后又推出改进版的PT-1A坦克,以它为基础的改型设计较多,由于设计复杂,不被部队接受,没能投入批量生产。但军事技术有关部门授权以它为基础设计两栖车型。


二手450型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参数